Sunday, 18 December 2011

《武士:日本二战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回忆录》(8)

我们一毕业就分配到各飞行大队进行战备训练。我接到命令分配到位于九州北部地区的大分和大村的海军空军基地。这两个空军基地都要求飞行员既会从陆地起飞降落,也要会从航空母舰上起飞降落。我不得不对能从航空母舰上起降的飞行员大表赞叹。那个技术难度实在太高了,几乎要熟练运用到所有特技飞行技巧。看着那些能那样起降的老飞行员,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航空兵学校毕业的。

在航空母舰上降落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艰苦磨练,对准跑道,擦地降落,对准跑道,擦地降落,一遍又一遍,终于行了。奇怪的是,从此以后,我倒是从来没有再从航空母舰上起降过。后来的战斗我都是从陆地上起飞的。

经过航空母舰上的三个月密集训练,我接到命令转往台湾的高雄空军基地报到(台湾当时是日本领土)。那时海军的部队生活气氛为之大变。当时中国大陆战场上战线拉得过长,兵力严重不足,就像我这样的菜鸟飞行员也要立即投入战斗。

从台湾我又被派到中国大陆东南部的九江。1938年5月,我第一次参加空战。。。我那次表现很菜。

九江战区的司令官不愿意在正面军事行动中使用菜鸟级新飞行员。原因是,他认为中国的老经验飞行员一眼就能看出这些菜鸟,那样的话反而会提振敌军的士气。所以,一开始,我只是配合陆军进行低级别飞行。这些毫不危险,因为陆军已经把地面上的敌军彻底击溃,所以空中根本见不到敌机。几个星期之后,我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做些可有可无的空中支援飞行任务。我既新奇又好胜,一心想让我自己这个堂堂海军航空兵学校毕业的二等兵飞行员露露脸,杀入敌机群干个痛快。终于,机会来了,5月21日,我被编入十五架战机分队,预定在次日飞越汉口战区上空巡逻。飞越汉口意味着有机会战斗,因为汉口当时还在中国军队手里,是国民党部队的空军基地。

1938年,日本的零式战斗机还未问世,这是后来才有的。我们当时驾驶的是三菱公司制造的96式战机。欧美盟军对96式起的代号是Claude。96式飞行速度慢,航程短。起落架也是固定式的,驾驶舱没有罩盖,完全是敞开式的。

22日一早,我们十五架战机飞离九江,排成五个V字形升空。这天空中可视度极佳。从九江往西北方向飞行九十分钟的航程前往汉口的一路很顺利,就像平时出操一样。没有遭遇任何敌机的拦截,甚至也没有地面防空炮火的攻击。这种情形好似地面上不在打仗一样。

从三千米高空俯瞰汉口的军用机场初看上去还真不太像是机场。绿油油的草地在阳光照耀下分外醒目。敌军的空军基地在周围环境的陪衬下就像是精心维护的一大片高尔夫球场。这时我看见地面上有三个黑点点在快速移动,他们升空冲向我们,没错,是敌机。

很快,敌机就爬升到我们的高度。敌机个头比我们大,黑颜色,马力强劲。其中一架敌机脱离他们的编队,疾速向我冲了过来。一刹那之间,本来我脑子里预想好的应敌方案忘了一干二净。我只感觉到浑身鸡皮疙瘩,手脚发抖,虽然现在我这么说出当时的实际情形还都有点不好意思。回想起来,我当时的确因为这架敌机竟然单挑我当做攻击目标而惊恐万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